洛杉矶湖人队不仅是NBA的旗帜,更是一个文化符号,根据《福布斯》最新发布的职业体育球队估值报告,湖人队的市值已突破百亿美元大关,在全球职业体育俱乐部中仅次于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(NFL)的达拉斯牛仔队,稳居篮球领域首位,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部分小国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。
这一估值并非偶然,湖人队坐落于全球娱乐产业中心洛杉矶,拥有辉煌的历史传统,包括17座总冠军奖杯、无数巨星从魔术师约翰逊、科比·布莱恩特到勒布朗·詹姆斯等,球队还与多家跨国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商业合作关系,区域媒体转播权协议价值惊人,再加上加密货币、元宇宙等新兴领域的赞助探索,使其商业价值持续攀升。
业内人士分析,湖人队的品牌效应、稳定的比赛日收入、豪华的电视转播合约以及全球庞大的粉丝基础,共同构成了其惊人的估值基础,尤其是在2024年新媒体版权协议谈判启动的背景下,NBA整体收入预计将继续大幅增长,各球队估值水涨船高已成定局。
作为1982年NBA选秀状元,詹姆斯·沃西亲历了联盟从国内联赛向全球体育巨头的转型,他在专访中笑着说道:“1982年,我和湖人签下合同时,第一年薪水是47.5万美元,当时觉得这已经是天文数字——毕竟80年代初,联盟还在为收视率和球场座位发愁。”
沃西的这番话并非夸张,根据NBA历史薪资数据,80年代初期联盟薪资水平普遍不高,明星球员年薪在50-100万美元之间,角色球员往往只有十几万,与如今动辄千万甚至五千万元顶薪相比,简直是天壤之别。

“那时候,我们打球纯粹是出于对篮球的热爱,商业开发?全球市场?这些概念几乎不存在。”沃西回忆道,“魔术师和伯德的对决拯救了联盟的收视率,乔丹将其推向了世界,而科比、勒布朗和斯蒂芬·库里则让NBA成为了全球文化现象。”

沃西认为,联盟今日的成功源于几代球员、管理者与商业伙伴的共同努力:“斯特恩总裁打开了中国市场,萧华则拥抱了数字时代,社交媒体、流媒体平台、体育博奕合法化……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,让球队估值实现了指数级增长。”
湖人队的百亿估值背后,是NBA整体经济规模的迅猛扩张,据联盟官方数据显示,2023-2024赛季NBA总收入突破130亿美元,创下历史新高,这一数字在1984年大卫·斯特恩出任总裁时仅为1.65亿美元,40年间增长近80倍。
推动这一增长的最大引擎是媒体版权交易,目前NBA与ESPN、TNT签订的转播协议年均价值26亿美元,而2025年即将启动的新一轮版权谈判预计年均价值将突破70亿美元,亚马逊、苹果等科技巨头有望加入竞争,进一步推高价格。
全球市场的拓展也为联盟注入源源不断的收入,中国、欧洲、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球迷数量持续增长,国际转播权、赞助商及商品销售业务已成为NBA不可或缺的收入来源,湖人队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球队之一,自然从中获益最大。
NBA球队估值普遍上涨的趋势也十分明显,2025年初,联盟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球队估值超过50亿美元,而金州勇士、纽约尼克斯等豪强同样逼近百亿大关,这一方面反映了职业体育的抗经济衰退能力,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顶级体育IP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所具有的稀缺性。
与球队估值同步增长的是球员薪资,根据NBA球员工会数据,2024-2025赛季联盟平均年薪已突破1000万美元,顶薪合同起薪可达6000万美元,与沃西47.5万的新秀合同相比,增长超过120倍。
这一变化源于1995年引入的“工资帽”制度及后续的劳资协议谈判,现行协议规定篮球相关收入(BRI)的50%用于球员薪资分配,确保了球员能够分享联盟经济增长的红利,超级巨星如勒布朗·詹姆斯、斯蒂芬·库里生涯总收入已突破5亿美元,堪称运动史上的经济奇迹。
沃西对此表示欣慰:“球员们如今不仅能够获得公平的经济回报,还能通过社交媒体、个人品牌和投资机会构建长期财富,这是时代的进步,也是体育产业成熟的标志。”
尽管NBA经济一片繁荣,沃西也提醒联盟需保持警惕。“球员薪资暴涨可能带来球队财务稳定性问题,巨额转播合同可能加剧大小市场球队之间的竞争失衡,常规赛吸引力下降、年轻球员负荷管理等问题依然存在。”
但他对联盟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:“篮球运动仍在进化,WNBA、发展联盟和国际联赛也在成长,如果联盟能够继续创新——比如利用人工智能优化比赛体验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吸引年轻观众、深化社会责任项目——那么NBA的下一个百亿级交易或许不会太远。”
作为湖人名宿,沃西最后笑称:“如果我在今天进入联盟,那份47.5万的合同可能会是4500万,但我不嫉妒现在的球员——我为他们感到高兴,他们站在我们这些老将的肩膀上,享受着一个更好的联盟。”
从47.5万到百亿美元,NBA用四十年时间书写了一个经济奇迹,而湖人队的出售估值,正是这个奇迹的最佳注脚。